總爺街文化園區-王得祿公館遺址            回上頁

王得祿公館遺址-裕民街段現況

王得祿公館遺址-忠義路三段現況

王得祿公館遺址:

  王得祿公館依王得祿行述記載是為王得祿任福建水師提督時循例來台校閱營伍、督造哨船、稽查地方時所居住之所在,屬於行館性質,王得祿於道光21年逝世後該公館一直由王氏後裔管理,非現外界訛傳之爵府。王得祿爵府現址位於嘉義縣太保市之王氏家廟。

          王得祿公館遺址位於忠義路三段19號起至51巷口,往西至裕民街止,包含忠義路三段39巷兩旁。王得祿公館於日據時期市區街道改正及市地重測,所有權人更改為祭祀公業。筆者訪問當地居民與耆老時得知他們的祖、父輩原本均向祭祀公業租借土地使用,而於日據、光復後及拓寬忠義路三段時向王家購得所租借之土地,所以現今除了少數居民與祭祀公業還保有租賃關係外其他大部分土地均為他人私有。

王得祿公館遺址--忠義路三段鳥瞰現況

王得祿略傳:

     中國有句俗話說:「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從這句俚語中,我們找到一絲意味,那就是傳統中國觀念是以讀書為貴。

     話雖如此,想成名致富,除了讀書求取功名外,經商、務農也是可循途徑。但經商要本錢、要精明;務農要勤儉、要耐勞,而讀書求功名更是懸樑刺股、十年寒窗也不見得有成。於是在戰火頻頻的動亂局勢中,當兵打戰成為男性出頭天的一條捷徑,因此又有句俗語說:「英雄不怕出身低」。

     從軍上陣,靠的是身強力壯和勇敢善戰,只要在萬幸中留得性命,成功的機率十分的大。許多頑劣莽撞少年,雖不見容於家庭社會,但投身軍旅後大放光芒。在中國歷史、傳說甚至戲劇小說中,有許多這樣的例子,像朱元璋、薛平貴等人,在清朝台灣也有一位類似的英雄人物,他是當時台灣人官位最高的,他就叫做王得祿。

      王得祿,字百遒,號玉峰。祖先世居在江西南城,曾祖父王奇生,入閩從軍,康熙六十年(西元1721年)朱一貴之亂,以千總頭銜隨軍隊渡台征伐,陣沒於鳳山,賜恩騎尉,就入籍諸羅,其後裔移居溝尾莊(今嘉義縣太保鄉),也就是王得祿的故鄉。

     王得祿,天生聰穎精悍,嫻熟韜略,有雄飛之志,據傳他的父母很早就相繼過世,他是由其長兄嫂所撫養長大,長大後整日浪蕩江湖,無所是事。有一天他流浪到府城,夜宿在一間廟宇前,夢見一老人前來指示,要他去從軍,必大有可為。而當時正好有募兵的消息,經他兄嫂的鼓勵,便毅然的從軍報國了。 

     王得祿當年十五歲,年輕氣盛,不畏強敵,在軍中已是小小的武官;他的首功就是敉平林爽文之亂,這令他從此平步青雲,更受到嘉慶君的器重;當時在台灣海峽有蔡牽及朱賁等海盜橫行,燒殺擄掠,人民不得安寧,於是王得祿受命圍捕蔡牽,身兼陸師水師將領,與蔡牽激戰海上,最後消滅了大海賊,受封二等子爵。 

     鴉片戰爭的時候,高齡已七十二的王得祿又再度被徵召上戰,戍守澎湖。由於兵事繁重,又積勞已久,因此病死在澎湖戰場上。他死前對國家仍放心不下,說了一句話:「此身雖死,此心不灰,生未能殺敵人,死當為厲擊賊」,象徵著他對國家的忠心。

 

王得祿公館遺址-民國72年市政府開闢忠義路三段時拆除改建前之情形

回上頁